Pages

Monday, August 23, 2010

基因品系研究(浅说《公开孔雀鱼的公式》 )

浅说《公开孔雀鱼的公式》 

在我初读《公开孔雀鱼的公式》一文时,感觉有很多地方没法儿完全理解。后经过查阅其它
资料及结合
自己的一些实践,对该文有了一点基本的了解。现就本人的这点粗浅认识,现现丑,望能起
到些抛砖引
玉的作用。由于本人也是业余爱好者,受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制约,难免有说不明白和说
不正确的地
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先从孔雀鱼的遗传基因说起。据网上资料,孔雀鱼的染色体共有48条,雄雌鱼表示如下:
    雄:  2N=48=46+XY
    雌:  2N=48=46+XX
其中46条为体染色体,XY(或XX)为性染色体。
    一,有一类基因是通过46条中的体染色体遗传给后代的,这一类遗传包括:白子、
真红眼、黄化......等等,就是原文中称作“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E”这一类型的基因,它们的共
同特点是,带有这个基因表现的小鱼,一下生就带有这个特征表现,例如,黄化种的小鱼下生时就
已经是黄色的了。但由于这类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小鱼必须同时从父母那里都继承了这个基因
,才会出现这种体色,如果只继承了父母一方的这个基因,则不会有这个体色的表现。而只会隐
含这个基因,故称“隐性基因”,还以黄化(表示为gg)
为例:
    1,若父母鱼都是黄化体表现,则:
    雄亲鱼:g     g
    雌亲鱼:g     g
  ----------
    F1仔鱼:gg   gg          结果小鱼都是黄化体
    2,若雄亲鱼是黄化体表现,雌鱼是普通体的(反之亦然),则:
    雄亲鱼:g     g
    雌亲鱼:G     G          (G表示和g在同一个位置上的普通体染色体)
  ----------
    F1仔鱼:gG    gG        结果小鱼全都是带有黄化基因,但体色表现是普通体的鱼)
    3,若雄亲鱼同2,而雌亲鱼是带有黄化基因,但体色表现是普通体的鱼(即gG),则:
    雄亲鱼:g     g
    雌亲鱼:g     G       
  ----------
    F1仔鱼:gg    gG        结果小鱼里面有一半有黄化的表现,另一半带基因但无表现
    4,若雄亲鱼是带黄化基因但无表现的(gG),雌亲鱼同2的情况,则:
    雄亲鱼:g     G
    雌亲鱼:G     G
  ----------
    F1仔鱼:gG,GG    GG,gG    结果小鱼有一半带黄化基因,但体色表现全是普通体。
    第4种情况是产生表现的最差的一种情况,但我们在延续某一个基因的时候却最常用,
例如我们侥幸买到一条黄化孔雀(gg),但只有一条,如何才能延续黄化这个基因呢?
办法就是找一条没有黄化基因,但所带的其它基因比较理想的鱼来配种,当繁殖到第二代
(F2)的时候,就会出现约1/16的黄化小鱼了。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一条黄化孔雀开始,
可以培养出整窝的黄化孔雀鱼,但过程较长,饲养群体较庞大(对我们普通玩家来说)。
    二,和隐性基因相对的就是“显性基因”啦。这一类基因的特点是,只要两条亲鱼里面有
一条带有这个基因型,那么生出的F1小鱼将全部是这个表现型。但继续繁殖到F2代的时候就
会重新分化出一些爷爷辈的其它基因的鱼了。这类型的基因包括:马赛克、草尾......等等。
它这个特点经常给我们买鱼时候的挑选造成障碍,当时买的是F1代仔鱼,基因表现非常一致
,回家养到F2代时就会产生很多别的花色。所以,这就引出了一个“系统维持”的问题,关于
“系统维持”这个问题本文不想涉及,我将另文再和大家交流。
    三,上面的两种基因都是由体染色体遗传的,另外还有一种较特殊的体染色体遗传的基因,
就是“马特利”基因,它基本上就是隐性遗传基因的一种,但它的发色还需要再多一个条件,
就是在同一条鱼身上必须还要有蛇王或礼服等几个特定基因里面的一种的时候,才会发色。
所以它也被称作“条件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关于这个基因,有一篇专述文章,大家可以参考
,因为三言两语讲不清楚,我也想放到以后再和大家讨论。
    上面的几种基因都是由体染色体遗传的,它们的基本特点大多是小鱼生下来就带有特征表现,
或很小就带有特征表现。下面将谈到的两种基因,都是由性染色体遗传的,所以在小鱼没有进入
青春期之前,是没有特征表现的,小鱼一般都要饲养1~2个月,待它们进入青春期之后,特征表现
才会逐渐出现。这是体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在体色表现上的区分特点。
    四,限性遗传基因,这类型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上的,所以它们完全由雄鱼遗传给雄鱼,
和雌鱼不沾边。这类基因很多,也最常见,例如:蛇王、古老品系、白金......等等。这类基因的维护
也相对容易,同时也非常活跃,在人工育种中产生了许多的变体,美杜沙、银河......等等(就是原文
中的AII类基因),关于美杜沙的起源,我也会另文再议,这里就不多谈这个问题了。限性遗传基因主
要都是对孔雀鱼身体的颜色花纹起作用的基因,对尾色的影响相对弱很多。也因此说明了为什么雄鱼
身上体色瑰丽,雌鱼身体几乎没有色彩,原来对身体颜色影响最大的限性基因是从雄鱼到雄鱼的基因,
雌鱼不可能获得(雌鱼没有Y染色体),雌鱼身体的颜色来自于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
    五,伴性遗传基因,这类基因和限性基因刚好相反,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因雄鱼也有一条X染色体
,所以这类基因在雄雌鱼身上都会有表现,这类基因主要影响孔雀的尾色或尾纹,对体色及体纹基本没
有多少影响。当伴性基因表现在雄鱼尾上时会绚丽斑斓,而在雌鱼就只会是淡淡的一些痕迹,不会像显
性基因(如马赛克等)在雌鱼尾上表现出的强烈的纹理。关于伴性基因可参考本人的《如何选育蕾丝蛇王
孔雀》一文,不过两文的侧重点不同,本文主要浅析纯种孔雀的基因类型,《如何选育蕾丝蛇王孔雀》
一文主要讨论如何从杂种孔雀里面来选育蕾丝蛇王。也就只能算是个参考吧。
    以上粗浅认识,让大家见笑了,嘿嘿......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基因与品系)

孔雀基因与品系

白子--Albino 白子因为缺乏黑色素使的体色变白眼睛变红,是自然界的生物中最常见的突变体

黄化体--Golden 黄化体是隐性体色的品种中,体质最接近普通体的品种,由于黄化体内含黑色
素残留较多,因此体色虽然与白子品种相似,但是眼睛的色泽很明显是黑色的

真红眼--Real Red EYe Albino (RRE) 该品种于1993年自新加坡引进时,起初被人为与白子
品种的基因表现相同.但把该品种与白子品种交配后,F1全数是野生色表现的普通体,因此才证实
这二者是同的隐性遗传基因

粉红--Pink 有92年自德国引进只日本的基因

虎斑--Tiger 虎斑在每个国家名称不一,其特征是鱼鳞边缘有如镶黑框般的表现

蓝化体--Blue 蓝化体有三种.一,是有不完全显性表现的兰化体.二,是野生种安德拉斯等,所带的
隐性性状基因.三,是蓝化红尾、白化红尾等品种所带的隐性蓝化体基因.

白化体--White 白化体指的是黄化体+蓝化体.

虎斑白化--TIger White 几乎近似白化,该品种会表现虎斑独特的特征--鳞表黑框,体色与
白化体有若干差异.

白子超白--Albino Super White 白子超白有二种,一是三重隐性基因的白子白化[aabbgg],
一是白子黄化天空蓝[aaBbgg].

真红眼超白--Rre Super White 真红眼超白的表现与上述的白子超白几乎差不多,只是生殖
能力更弱,因此做系统维持时,应该拿该品种和普通体产下的F1[RrBbGg]来交配,效果较好.

马特利--Material 体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马特利],起源众说纷纭,甚至连名称都有[米卡利夫]
[全黄金]等多种.

缎带--Ribbon

燕尾--Swallow 长鳍型之一的燕尾基因是体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组成

莫斯科蓝--Moscow Blue 1996年自德国引进的莫斯科蓝,是金属品种位于体染色体上的
[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

白金--Platinum 白金基因会使公鱼的上半身到下半身处发出金色或银色的光泽

珊瑚--Coral 带有显性遗传基因,1993年日本有一批进口鱼中夹杂着一条身体为暗红色发光
的双剑,这条现身于日本的突变体就是[珊瑚基因]的起源

圣塔玛莉亚--Santa Maria

蕾丝蛇王--Lace Cobra 在蛇王的基础上,纹路更加细腻.

蛇王--Cobra 蛇王指的是身体上半身有蛇纹表现的基因.

维也纳绿宝石--Vienna Emerald

古老品系扇尾--Old Fashion Fantail 古老品系扇尾是Y染色体上的限性隐性遗传基因.

金属--Metal [金属]是指鱼体上半身,特别是胸鳍附近有金属发色的遗传基因.

日本蓝--JAPAN Blue 较新的基因,会使公鱼整个尾筒部分染成蓝色,一般认为这个基因与
东南亚大量生产的"蓝钻孔雀"及"翡翠"等品种的Y染色体基因是相同的.

安德拉斯--Endlers 基因虽然表现于体色的限性基因,但是因为还不是稳定,所以与马赛克
草尾交配时,几乎找不到身体纹路表现明显的个体.

银色--Silver 东南亚产的"蓝钻""翡翠"孔雀鱼的Y染色体就是源鱼自[银色基因]

彼得--Bitter 1994年自委内瑞拉引进的野生孔雀[彼特94],其公鱼Y基因染色体上的基因
,与[安德拉斯]同样带特殊的黑色素.

黄尾--Yellow Tail 位于Y染色体上,与其他限性基因相比,较易受题染色体或X染色体色的影响
,因此很难作出黄色基因的衍生种.

礼服--Tuxedo 会使尾柄部发出深蓝到浓绿色的色泽,是少数于母鱼二方都有表现的
特殊遗传基因.

琴尾--Lyre Tail 指会让尾鳍正中间呈凹形的遗传基因.

草尾--Glass 理想的个体表现蓝色的背鳍与尾鳍上都有深色斑点,身体有深蓝色的菱型斑.

扇尾--Fan Tail 不仅对尾型,对尾鳍纹路也有很大影响.

黑尾--Black Tail 自东南亚引进的基因,有使尾鳍变成黑尾的作用.

基因品系研究 (如何划分一尾孔雀鱼的品系)

如何划分一尾孔雀鱼的品系

体色篇 
■ 根据孔雀鱼身体的色泽,可分为: 
1.野生型(Gray Type):又称为一般型,即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体色,也就是与野生种类的
孔雀鱼大致相同的体色。
2.黄化型(Golden Type):鱼体通体呈黄色的底色,尤其头部顶端没有野生型孔雀鱼所具有
的黑点。
3.白化型(White Type):鱼体通体雪白并略带透明感,全身素净,不带丝毫黑色素,鱼身上
以浅蓝、淡红等素色斑纹相点缀,显得格外典雅。
4.白子型(Albino):鱼体底色为透明状,全身无任何黑色,眼睛呈暗红色。
5.白化白子型(Albino White):鱼体底色为透明状的雪白色,全身不带丝毫黑色素,眼睛呈现红色。 
6.真红眼白子型(Real Red Eye Albino):鱼体底色为透明状的淡黄色,全身亦不带丝毫黑色素
,眼睛呈现红色。
7.虎纹型(Tiger):与野生型孔雀鱼很相似,但鱼身鳞片具有特殊变化,在鱼鳞边缘部分
似乎被黑色线条镶嵌,整体欣赏犹如虎皮纹。
8.蓝化型(Blue):鱼体呈现特殊的青蓝色调,但此类孔雀鱼很少见到,因此常常被忽略。
9.粉红型(Pink):鱼身上具有粉红色调的亮丽色泽。
以上的体色,也可能出现两者并存的现象,例如黄化粉红(Golden Pink)等等,即是人工改良
而同时具备不同体色的特征。 

2.尾鳍篇

■ 根据孔雀鱼尾鳍的形状,可分为: 
1.三角尾(Delta Form):尾鳍形若三角形,其夹角度越大越好,鳍边上下末端是呈锐角。
2.扇尾(Fam Tail):尾鳍形状类似三角形,其夹角度越大越好,鳍边上下末端是呈圆弧。
3.下剑尾(Bottom Sword):在正常状态下的尾鳍底部延伸出犹如剑尾鱼那样的鳍边。
4.上剑尾(Top Sword):在正常状态下的尾鳍上部延伸出一部份鳍边。
5.双剑尾(Double Sword):在正常状态下的尾鳍上下部各延伸出一部份鳍边。
6.针尾(Pin Tail):在正常状态下的尾鳍中央延伸出一部份鳍边。
7.圆尾(Round Tail):最传统而常见的尾型。 
8.琴尾(Lyre Tail):具有三角尾与扇尾或圆尾,亦或者是双剑尾与圆尾的组合。
9.燕尾(Swallow):在尾鳍末端有多处延伸,并且数目、位置不等的鳍边。
10.缎带(Ribbon):属于突然变异的尾型。

■ 根据孔雀鱼尾鳍的色彩,可分为:
纯色系:
1.红色(Red)。
2.蓝色(Blue)。
3.黄色(Yellow)。
4.黑色(Black)。

复色系:
1.马赛克(Mosaic):其中又可以根据具体色泽的不同,分为红尾马赛克、蓝尾马赛克、黄尾
马赛克等等。
2.草尾(Grass):其中又可以根据具体色泽的不同,分为红草尾、蓝草尾、黄草尾等等。 
3.豹纹(Leopard)。

????孔雀鱼的分类大致就是根据以上3种。但是,如果接险?种方法来定义、划分一尾孔雀鱼的
品系,应该是从头部到尾部,依据不同的特征再逐一命名。例如:金属蛇王孔雀、红尾马赛克
孔雀以及黄尾礼服缎带孔雀等等的孔雀鱼名称即由此而来。


????以上是常见孔雀鱼的简单分类,对鱼初接触品系分类的朋友,一定还是会有点摸不着头脑
的感觉,其实这些分类是根据孔雀鱼可以表现出不同特点的遗传基因的类型来划分的。这些类型包括: 
???尾的花纹:马赛克、草尾、素色尾、蕾丝 
???尾的颜色:红尾、蓝尾、黑尾、白尾、黄尾、绿尾、天空蓝尾...
???尾的形状:三角尾、扇尾、双剑尾、上剑尾、下剑尾、燕尾、铲型尾、中落尾 
???身体的花纹:蛇纹、古老品系、维也纳绿宝石、礼服、豹纹、金属白金、珊瑚、日本蓝 
???特化混合型身体纹路:美杜沙、珊瑚美杜沙、银河、白金日本蓝、圣塔玛丽亚蛇王、金属蛇王 
???全身体色:白子、黄化、兰化、白化、虎斑、粉红、马特利 
???眼睛:真红眼、浅红眼、酒红眼、暗红眼、深红眼、眼镜眼 
???鳍:普通型、缎带 
???高度特化型:莫斯科蓝、莫斯科蓝烟火...

????这些是现在较公认的一些稳定的基因型,但还在不断发展,还有什 
么新的我现在也不清楚。 

????命名是按头部--身体前部--身体后部--尾部的顺序来做的。 
对于含有多个基因表现的鱼,有时会省略较弱表现的基因的名称的。

基因品系研究(導入燕尾基因的方法)

導入燕尾基因的方法

導入燕尾基因的方法
導入燕尾基因的方法
要知道如何導入燕尾基因前,首先我們要先來認識什麼是燕尾基因。
燕尾基因是由延長各鰭K(顯性)基因,及抑制s(隱性)基因組合而成。有燕尾表現的基因組合是
KKss Kkss 這兩種(一般魚是kkSS)。
嚴格來說只有上述兩種基因組合可以稱為燕尾基因,但若公魚是帶上述基因的話,幾乎無受精能力
(那兒話太長了),也難生出後代。
因此我們先把 K,s,S,s 四個基因符號來做一下排列組合,共有九項:
1. KKSS
2. KKSs
3. KKss (燕尾)
4. KkSS
5. KkSs
6. Kkss (燕尾)
7. kkSS (普通魚)
8. kkSs
9. kkss
其中第7項為普通魚帶的基因組合kkSS,而第3項的KKss和第6項的Kkss則是有燕尾表現的
燕尾基因&#59;其餘的六個基因組合,我們可稱為”部份”燕尾基因組合,包含如下:
KKSS
KKSs
KkSS
KkSs
kkSs
kkss
認識這些基本基因組合後,我們來看看如何利用這些基因組合,將原本無燕尾表現的孔雀魚其子代
導出燕尾來,也就是說該挑選怎樣基因組合的種公和種母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種公。
如先前所說的,我們不能用燕尾的長公來當種公,那就只好從”部份”燕尾基因組合中去找適當的
基因組合。從燕尾的基因組態(KKss Kkss)中,我們可看出構成基因的組合裏,一定至少要有
一個大K,但卻要有兩個小s,因此要挑選的種公其基因組合中可以不含大K(因為只要母魚有就
可以了),但是卻不能沒有小s,在這樣的限制條件下,只有以下四個”部份”燕尾基因組合能成為
我們的種公:
KKSs
KkSs
kkSs
kkss
因此種公只有在以上四種的基因組態時,才能生出燕尾的子代。

接下來再來看種母
可分成長母及短母來探討
1. 燕尾長母
由於長母的基因不是KKss就是Kkss,因此只要是上述四種”部份”燕尾基因組合的種公拿來配
的話一定會生出燕尾的子代,只是燕尾所佔比率大小的問題。那要如何找到有帶這四種基因的
種公呢?容我後面再提。
2. 短母
因為無燕尾表現的魚是看不出其基因組合的,因此短公配短母要生出燕尾的魚,則似乎變成了
”運氣”問題成份比較大,但可也不全然是。
有一個可提高其或然率的方法--就是讓燕尾母魚子代所生的短公短母自交。
現在就舉個即使最低或然率也有3/4的機率(是機率不是比率哦)會生出燕尾的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你手邊只有一隻燕母,而無其它可確認的那四種”部份”燕尾基因組合的種公,那最糟
的基因組合狀態是--種公(kkSS普通魚)加燕尾種母(Kkss),這樣其所生出的子代為:
kkSS (種公) + Kkss(燕尾種母)  -->   KkSs(子代) , kkSs(子代)這兩種
這樣的子代再去自交可以有四種組合方式(因為過程繁複,請有興趣者可自行去排基因棋盤):
1. KkSs + KkSs  -->  會生出3/16的燕尾
2. KkSs + kkSs  -->   會生出1/8的燕尾
3. kkSs + KkSs  -->   會生出1/8的燕尾
4. kkSs + kkSs   -->   不會生出燕尾
四種組合中有三種會生出有燕尾的子代,也就是說只要有燕尾母魚,在最糟的狀況下,其子代自交
以後也會有3/4的機率生出燕尾!
細心的人或許已經看出:
kkSS (種公) + Kkss(燕尾種母)  -->  KkSs(子代) , kkSs(子代) 其子代不就是那四種”部份”
燕尾基因組合其中的兩種嗎!將這樣的子代再去配長母,只要生出的子代夠多,一定會找到燕尾的魚!
因此要導入燕尾基因方法已經呼之欲出:
方法一:
短公 + 長母  -->  生出子代自交  -->  有3/4機會找到有燕尾的子代
方法二:
短公 + 長母  -->  生子代反交原長母  -->  (只要子代夠多其中)一定會有燕尾
懶得去瞭解基因的人,可直接用以上的兩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去導入看看,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以上所提供的是同品系導入燕尾基因的方法,不同品系的話將更複雜,將來有空再和各位先進
前輩切磋學習。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燕尾好玩之處就在這像樂透彩般的機率上:可預測,但卻不一定包中&#59;
而燕尾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沒有一隻燕尾會長的一模一樣,每一隻燕尾拉出來的條狀或帶狀
鰭都不一樣,而其中常常會有令人驚豔之處!!!
ps 以上淺薄的方法中,有一些為非官方的名詞定義,如有人要引述,請先經過本人的同意,謝謝!

基因品系研究 (談孔雀魚的選購與系統維持)

談孔雀魚的選購與系統維持 

各位「魚雜誌」的讀者和孔雀魚玩家,您們好!
筆者為了提升台灣對孔雀魚的基本認識,孔雀魚的情況與日本
1970年代第一次孔雀魚風潮前期非常類似,當時的日本也是因為
魚種稀少,大部分的孔雀魚都是來自德國、澳洲、美國及東南亞
放養的孔雀魚種,日本經由少數玩家的努力使得日系魚種的數量
年年增加,同時也有人投入孔雀魚遺傳基因的研究,使得孔雀魚
成為日本水族界的支柱,因為有孔雀魚才有日本現今水族界的盛況。
  筆者認為日本對孔雀遺傳基因的了解和投入應該算是世界上
數一數二的,雖然台灣的文化,歷史與價值觀和日本多少有些差
異,但從台灣現今水族情勢來看,量販店的設立將勢必使得傳統
經營的水族館面臨很大的抉擇,不是關門休息就是必須朝向精緻
專業化的水族經營策略。

  
    再加上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準,知識的提升,人們為了追求
精緻的休閒生活會愈來愈多的人投身於水族的行列,日本水族業
有一句俗話說「熱帶魚的入門必從孔雀魚開始,其最終必會回到
孔雀魚」一語道破了每個熱帶魚飼養者必經的路程。
  日本剛開始也是從東南亞放養魚種開始飼養起,累積了無數
的養殖經驗才走出一種孔雀之路,想要自己繁殖出純種孔雀魚的
動機,激發大多數的水族人士投入孔雀魚的系統繁殖,大谷康夫
先生是在五年前與孔雀魚結緣的,在此筆者簡單介紹大谷康夫先
生的生平。
  大谷康先生於1955年生於東京近郊(`離東京北約150公里處)
原本從事服務業,92年6月開始對養魚產生興趣,第一次買進的魚
是日產的德系黃尾禮服之後的經歷如下:
92年06月 開始對水族產生興趣,買進德系黃尾禮服2個星期後,
魚缸增加至40缸。
  08月 在自己家中蓋孔雀魚專用溫室,魚缸增至80缸。
  11月 在東京葛飾區成立孔雀魚專賣店。
93年03月 家中孔雀魚專用溫室擴充到180缸。
  06月 成立東京孔雀魚俱樂部。
94年11月 設立AF-JAPAN GUPPY  ROOM(日本最大的孔雀魚溫室魚場)
     招募AF-JAPAN 全國特約店
     成立AF-JAPAN 孔雀魚俱樂部
     著手進行孔雀飼料與複合菌的開發
95年07月 在日本水族生態月刊中發表「變異基因論」
  09月 在東京北區開設AF.ANNEX
96年04月 成立[EPOCH  MAKER] AQUA  FARM. JAPAN
     開始販售孔雀魚飼料及複合菌
  11月 成立JAPAN  PET  NOURISH 公司
97年03月 將在「月刊PICHIYA.TO」創刊號中寫專欄探討孔雀魚
        AF.JAPAN集團及AF.JAPAN GP.FM 的簡介
        AF.JAPAN代表  大谷康夫
        AF.JAPAN總店1家
        AF.JAPAN分店1家
        AF.JAPAN特約店48家
        AF.JAPAN台灣總代理 千奇水族
集團企業
[Guppy New World]AF-JAPAN專司孔雀魚的生產與販賣
[Epoch.Marker]AQUA FARM.JAPAN熱帶魚相開產品的開發與販賣
[Wellness Pet Life] JAPAN.PET, NOURISH COMPANY
     貓犬及其它寵物保健用品的製造與販售
  AF.JAPAN.GR-FM
  孔雀魚缸數1500個以上(日本國內最大的溫室養殖場)
  孔雀魚品種:約150種
在(AF.JAPAN.GR-FM)中首先培養出的魚種及衍生種如下:
.珊瑚馬賽克     .金屬粉紅禮服
.珊瑚藍馬賽克    .珊瑚粉紅禮服
.珊瑚藍草尾     .白金粉紅禮服
.珊瑚美杜莎     .尾鰭非中落型的珊瑚美杜莎
.珊瑚美杜莎馬賽克  .尾鰭非中落型的美杜莎
.珊瑚美杜莎馬賽克
.馬特利、蛇王黃尾
.馬特利.德系黃尾禮服
.及其它同種白子等
  大谷康夫先生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崛起,成立日本最大的水族
企業集團,並開發出這麼多新品種及衍生種呢?應該說是對孔雀魚
的執著較一般人強烈,且有強力的幕僚當後盾吧!
說到孔雀魚,很容易給人一種廉價易繁殖的印象,不過台灣近年已
開始朝美觀及系統維持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培養台系孔雀魚一定要
對下列幾點有深入的了解:
1.孔雀魚各品種別的特色
2.孔雀魚各品種別的系統維持的方法
3.孔雀魚正確的飼養方法
4.各品種的遺傳方法
5.對遺傳基因的基本認識
  例如:「孟德爾法則」、「限性、伴性遺傳」、「遺傳基因的
突變」等筆者會逐一探討日本孔雀業界的現況,並針對上述事項依
序進行解說,希望台灣有一天能真正有台系孔雀魚的誕生,今後若
各位讀者對筆者或孔雀魚的飼養有任何疑問,歡迎與AF.JAPAN台灣
總代理千奇水族聯絡。


<關於選購孔雀魚與系統維持>
  近幾年有許多台灣水族看好者到日本孔雀魚特約店買魚,在選
購魚種方面非常不專業,常常只看價格而不在乎品種的優劣,在選
購未考慮選購此魚種的目的。
    從筆者的經驗看來,養孔雀魚的動機應該可以歸納為以下5類:
1.從事孔雀魚系統的維持
2.篩選培養優良的子代
3.從現有的品系中做出衍生種
4.多了解孔雀魚的遺傳基因,以便應用在孔雀魚的飼養上
5.將新開發的品種公諸於世或參賽
  第5項暫且不提,第1~4項應該是今後孔雀魚玩家應該具備的
心態。 筆者認為現今孔雀魚玩家對孔雀魚的選購目的尚沒有一定
程度的認知,有時筆者很擔心消費者受到欺騙而對水族信心大減然
而日產孔雀魚不管在日本或台灣都屬於高價位的魚種, 最好先以
「系統維持」與否做為選購品種的優先考量。

Ⅰ、選購孔雀魚的方法
  1,向有信譽的店家買魚
   選擇能適時提供建議,且可以不斷獲得新知的店家。
  2,選擇能清楚標示孔雀魚出處的店
   繁殖孔雀魚是一件連小孩都會的事,但要會保留優良基因,挑
      選優良的種魚卻不是那麼簡單。店家必須對其販售的魚種負責
      任,因此對於作者和來歷不明的魚種最好不要花冤枉錢購買。
  3,選擇店內魚種全數健康狀況良好的店
  孔雀魚的魚齡在2個半月到4個月間最適合用來培植。
  4,先考慮是否有做系統維持再決定品種
Ⅱ、系統維持的方法
  往後我們會解說各品種系統維持的方法這一次就先做初步的說明。
  1,隱性基因的個體(如白子、黃化種等)如果沒有搭配同種異質
      的普通色基因個體(例如:白子蛇王若未搭配普通色的蛇王)
      系統便難以維持,此時因為隱性個體的基因較普通種容易衰退,
      所以必須進行同種異質基因交配。
    ※普通種到第四代時,基因就會急劇衰退。
    因此普通種到F2或F3時,就必須與另一系統的普通種進行同種交配。
  ※白子同胎交配時,約到第二代體形就會開始變小。
    而要維持白子的系統須將白子與普通種產出的第一代(Aa)配上白子
      (aa)便會產出白子(aa)與普通種(Aa)各50%的比例,是系統維持的理
      想作法,但是同胎交配基因一樣會衰退,因此F3就必須再行同種異質
      基因交配。(至於異種交配往後將再另闢篇幅解說)
  2,配合現有的魚種來決定要購買的品種
   如果已經有一對馬賽克,再買一對蛇王,不僅可配出馬賽克蛇王而且
      可把馬賽克蛇王的母魚當馬賽克母魚用,如此與馬賽克公魚交配有利
      於系統維持。
  3,若考慮系統維持且有預算的話,可一次購買2對,
      譬如:購買德系黃尾禮服時,普通種(AA)與黃化種(gg)各買一對,當
      他們各自產下F1後,讓F1進行(AA)×(gg)交配,是系統維持的良好方法。
   (不同的目的選擇普通種與黃化種公母的配對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通常
      都是看那一方的公魚基因較優良再配另一方母魚)
  4,不要在不了解遺傳基因的情況下隨便配上東南亞的孔雀魚。
      如果要把東南亞孔雀系統導入日系孔雀魚體系的話,通常系統固定必
      須2年的時間且必須有計畫地執行4~5次的例行交配,但是一般玩家很
      少能有如此耐性做系統維持的交配工作,結果中途就進行同胎交配,最
      後連原始基因都走樣,這也是目前日本孔雀魚界的現況。
  下回的連載內容如下:
    1.不同品種不同體系交配與同品種不同體系交配的探討。
    2,談古老品系及系統維持。 

     註:1.同種異質基因是指相同品種的孔雀魚, 但公母魚的基因排列不同。 
          如:普通體色的蛇王(AA)和白子蛇王(aa)交配。
        2.不同品種不同體系是指不相同品種的孔雀魚和不相同品種遠親的
          孔雀魚交配。
          如:德系黃尾禮服與希梅爾培尼赫交配作出白金德系黃尾禮服。
        3.同品種不同體系是指相同品種的孔雀魚和相同品種遠親的孔雀魚
          交配而不是同品種子代兄弟姊妹近親交配或反交。

基因品系研究(孔雀鱼7个基本品系交配简介图)

孔雀鱼7个基本品系交配简介图

不知是哪本书中摘录的,一直找不到

b1.jpg (47.51 KB)
b1.jpg
b2.jpg (89.6 KB)
b2.jpg
b3.jpg (95.63 KB)
b3.jpg
b4.jpg (81.8 KB)
b4.jpg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魚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之探討)

孔雀魚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之探討

目前有關孔雀魚的基因研究,都是建立在下面幾個前提下,我想這個前提也不會有錯,不然很多理論
與所發生的現象都沒有辦法說明。

1.孔雀魚的性染色體與人類相同是[XY]型
2.體染色體上的基因有十多條以上

上面兩個前提中提到了性染色體與體染色體,接下來說明一下,基因(Genes)上的染色體主要可以歸類
於兩種,一種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基因代號是[Y]及[X],也就是性染色體。而非性染色體的就稱他
做體染色體。

先說明一下性染色體[XY]:
複習一下,國中有學過,男女性別的決定是在[XY]染色體上的,所以當公母結合之後,細胞產生減數
分裂(減數分裂即是二倍體轉變成一倍體的過程),由父母雙方各提供一個染色體,經過再結合之後產
生新的性染色體:

媽媽的性染色體(XX)->(X+X)   爸爸的性染色體(XY)->(X+Y)

兒子(XY):由爸爸提供Y基因,媽媽提供X基因
女兒(XX):由爸爸提供X基因,媽媽提供X基因


上列可以看到,兒子遺傳了由父親給的Y基因,而X基因必由母魚給定。而女兒因為沒有Y基因,
所以XX基因各由父母親給定。
只有公魚才會有Y基因,也就是說Y基因是決定性別的因素。

接下來說明一下性染色體在孔雀魚上的作用情形。

日本藍基因是帶在公魚身上的基因,因此把公魚的性染色體符號標成[XY(J)],其中[Y(J)]代表帶有
日本藍(JAPAN BLUE)表現的Y染色體。

日本藍母魚[XX]x[XY(J)]日本藍公魚

仔魚公[XY(J)]
仔魚母[XX]


可以看到,僅僅有公魚遺傳到了[Y(J)]的形式,也就是說日本藍只會表現在公魚身上。這是必然的
結果。因為Y基因只會遺傳給公魚。因此我們就叫這種只會在公魚身上表現的基因,稱做限性基因。
這很重要,因為孔雀魚的育種及改良,幾乎都從這幾個觀念為基準點做抉擇。

再看一下草尾的表現形式,草尾基因是帶在母魚身上的,因此將母魚的染色體符號標成
[X(GL)X(GL)],其中[X(GL)]代表帶有草尾(GLASS)表現的X染色體。

草尾母魚[X(GL)X(GL)]x[X(GL)Y]草尾公魚

仔魚公[X(GL)Y]
仔魚母[X(GL)X(GL)]


可以看到,公母魚都遺傳到了[X(GL)]的基因,就是說公母都會有草尾的表現,這也正是爲什麼母魚
身上也會有草尾斑的原因了。我們將這種帶在母魚[X]上的基因,稱作伴性基因。

觀察孔雀魚公母魚的表現,你可以發現公魚漂亮的多,因此可以猜測大部分的表現都是限性基因,
如:白金、珊瑚、蛇王、日本藍等等。少數伴性基因也很好判斷,母魚發色濃厚且明顯就可以判斷
是伴性基因,如:草尾、禮服、黑尾禮服。

有些表現會因為基因重組,而同時存在於[XY]上,如禮服[X(T)Y(T)],此類魚種的公母魚表現會
更加接近,同時表現上會比[X(T)Y]或是[XY(T)]來的更好。所以要改魚的時候,首先需了解想要
保存的表現位在哪條染色體上,否則做起來也是徒勞無功。

關於基因重組,寫起來落落長,孔雀魚的新品種改良,主要也是靠這點,所以將會另闢文章討論。

若是你用上述的法則去判斷白子基因,你會被搞的一頭霧水。白子公母都會有,所以應該是伴性基因。
但白子公魚與普通種母魚,生下來卻又全部沒有白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因為白子表現,並不是位在性染色體上的,所以上述的法則並不適用。白子表現是位於體染色體上,
他的遺傳方式是依照孟德爾的獨立法則來運作的。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鱼身体的色泽分纇)

孔雀鱼身体的色泽分纇 

根据孔雀鱼身体的色泽,可分为:

1.野生型(Gray Type):又称为一般型,即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体色,也就是与野生种类
的孔雀鱼大致相同的体色。

2.黄化型(Golden Type):鱼体通体呈黄色的底色,尤其头部顶端没有野生型孔雀鱼所
具有的黑点。

3.白化型(White Type):鱼体通体雪白并略带透明感,全身素净,不带丝毫黑色素,鱼
身上以浅蓝、淡红等素色斑纹相点缀,显得格外典雅。

4.白子型(Albino):鱼体底色为透明状,全身无任何黑色,眼睛呈暗红色。

5.白化白子型(Albino White):鱼体底色为透明状的雪白色,全身不带丝毫黑色素,
眼睛呈现红色。

6.真红眼白子型(Real Red Eye Albino):鱼体底色为透明状的淡黄色,全身亦不带
丝毫黑色素,眼睛呈现红色。

7.虎纹型(Tiger):与野生型孔雀鱼很相似,但鱼身鳞片具有特殊变化,在鱼鳞边缘部
分似乎被黑色线条镶嵌,整体欣赏犹如虎皮纹。

8.蓝化型(Blue):鱼体呈现特殊的青蓝色调,但此类孔雀鱼很少见到,因此常常被忽略。

9.粉红型(Pink):鱼身上具有粉红色调的亮丽色泽。

以上的体色,也可能出现两者并存的现象,例如黄化粉红(Golden Pink)等等,即是人工
改良而同时具备不同体色的特征。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魚@基因討論)

孔雀魚@基因討論

基因討論@第一篇   
基因的種類-性染色體與限、伴性基因 

目前有關孔雀魚的基因研究,都是建立在下面幾個前提下:
1.孔雀魚的性染色體與人類相同是 [XY] 型
2.體染色體上的基因有十多條以上

上面兩個前提中提到了性染色體與體染色體,接下來說明一下,基因 (Genes) 上的染色體
主要可以歸類於兩種,一種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基因代號是 [Y] 及 [X] ,也就是性染色體
。而非性染色體的就稱他做體染色體。

先說明一下性染色體 [XY]:
生物學有學過,男女性別的決定是在 [XY] 染色體上的,所以當公母結合之後,細胞產生減
數分裂(減數分裂即是二倍體轉變成一倍體的過程),由父母雙 方各提供一個染色體,經過
再結合之後產生新的性染色體: 媽媽的性染色體 (XX)->(X+X)   爸爸的性染色體
 (XY)->(X+Y)
兒子 (XY):由爸爸提供Y基因,媽媽提供X基因
女兒 (XX):由爸爸提供X基因,媽媽提供X基因
上列可以看到,兒子遺傳了由父親給的Y基因,而X基因必由母魚給定。而女兒因為沒有Y基因
,所以XX基因各由父母親給定。

只有公魚才會有Y基因,也就是說Y基因是決定性別的因素。
接下來說明一下性染色體在孔雀魚上的作用情形。
日本藍基因是帶在公魚身上的基因,因此把公魚的性染色體符號標成 [XY(J)] ,其中 [Y(J)]
代表帶有日本藍(JAPAN BLUE)表現的Y染色體。 日本藍母魚 [XX]x[XY(J)] 日本藍公魚
仔魚公 [XY(J)]
仔魚母 [XX]

可以看到,僅僅有公魚遺傳到了 [Y(J)] 的形式,也就是說日本藍只會表現在公魚身上。這是
必然的結果。因為Y基因只會遺傳給公魚。因此我們就叫這種只會在公魚身上表現的基因,
稱做限性基因。
這很重要,因為孔雀魚的育種及改良,幾乎都從這幾個觀念為基準點做抉擇。。

再看一下草尾的表現形式,草尾基因是帶在母魚身上的,因此將母魚的染色體符號標成
 [X(GL)X(GL)] ,其中 [X(GL)] 代表帶有草尾 (GLASS) 表現的X染色體。
草尾母魚 [X(GL)X(GL)]x[X(GL)Y] 草尾公魚
仔魚公 [X(GL)Y]
仔魚母 [X(GL)X(GL)]

可以看到,公母魚都遺傳到了 [X(GL)] 的基因,就是說公母都會有草尾的表現,這也
正是爲什麼母魚身上也會有草尾斑的原因了。我們將這種帶在母魚 [X] 上的基因,稱作
伴性基因。

觀察孔雀魚公母魚的表現,你可以發現公魚漂亮的多,因此可以猜測大部分的表現都是
限性基因,如:白金、珊瑚、蛇王、日本藍等等。少數伴性基因也很好判斷,母魚發色
濃厚且明顯就可以判斷是伴性基因,如:草尾、禮服、黑尾禮服。
有些表現會因為基因重組,而同時存在於 [XY] 上,如禮服 [X(T)Y(T)] ,此類魚種的公
母魚表現會更加接近,同時表現上會比 [X(T)Y] 或是 [XY(T)] 來的更好。所以要改魚
的時候,首先需了解想要保存的表現位在哪條染色體上,否則做起來也是徒勞無功。

*關於基因重組,孔雀魚的新品種改良。
若是用上述的法則去判斷白子基因,會被搞的一頭霧水。白子公母都會有,所以應該是
伴性基因。但白子公魚與普通種母魚,生下來卻又全部沒有白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因為白子表現,並不是位在性染色體上的,所以上述的法則並不適用。白子表現是位於
體染色體上,白子的遺傳方式是依照“ 孟德爾 ”的獨立法則來運作的。體染色體上的基因
與遺傳方式,將留在@第二篇做說明討論。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鱼绚丽色彩的发色原理)

孔雀鱼绚丽色彩的发色原理

世界上的鱼类,其色泽之丰富,远远超过昆虫和鸟类。我们看到的那些五彩缤纷的鱼儿只不过
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鱼类的体色如此丰富,是因为在真皮层和鳞片内有着不计其数的
色素细胞。鱼类的色素细胞也分布在神经、血管周围以及体腔膜上。

孔雀鱼的基本色素细胞有四种: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
红色素细胞、光彩细胞。1. 黑色素细胞
  细胞呈星状,周围有许多突起,细胞内含有棕色、黑色或灰色的色素颗粒。黑色素
会吸收所有的颜色的光线而呈现黑色,属于不溶性的蛋白质色素族。鱼类的体色变化受
神经系统控制,体色的浓淡变化就是这些色素颗粒位移的结果。鱼的延脑具有亮化中枢
,受刺激或健康不佳时全身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集中于细胞中心而使体色变淡。在鱼
的间脑具有暗化中枢,起着与亮化中枢相反的颉颃作用。黑色素细胞在鱼类中最为普遍。

1.jpg

2. 黄色素细胞在鱼类中也如黑色素一样能普遍见到,构造也大致相仿。色素颗粒小
。在透射光下呈淡黄色、深橙色,很密集时甚至呈红色。黄色素属于脂肪色素族。脂肪
色素在光线下有些会迅速褪色。

2.jpg 

3. 红色素细胞
在鱼类中较为罕见,大多见于热带奇异鱼类,其分布也是局部的。改造与黄色素细胞
相似,红色素亦属于脂肪色素。

3.jpg

4. 光彩细胞
也叫反光体或虹彩细胞。细胞无突起,呈多边形或卵圆形,内含鸟粪素颗粒。鸟粪素有
剧烈的折光作用,能反射出一种闪光的银白色彩。光彩细胞在鱼体上分布很多,因而
鱼类常有银色虹彩。鳞片上的银白色也是这种色素产生的。光彩细胞还分布于体腔膜、
鳔、眼球的银膜等处。由于孔雀鱼具有几种不同大小的光彩细胞,细胞内的鸟粪素颗粒
在形状、排列和角度上也有所差异, 在光学作用下反射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呈现出蓝、
白、银、虹等不同色泽的虹彩。 

  以上四种色素细胞的相互配合,构成鱼体的各种颜色。孔雀鱼就是由黑、红、黄、
蓝、白、银、虹等几种基本颜色构成了各种绚丽色彩。其中,黑、黄、红黑属于色素
细胞,是自发性的颜色;而蓝、白、银、虹属于光彩细胞,是非自发性的颜色。 

  在孔雀鱼身上,不同的色素与光彩细胞的组合可以搭配出上述几种基本颜色以外
的美丽色泽。例如,黄色素与蓝光彩细胞共同作用(一说是黑色素与黄色素细胞适当
混合)呈现绿色;红色素与黄色素一起作用,呈现鲜艳的橘黄色到橘红色;红色素与
蓝光彩细胞一起作用,则呈现紫色…… 


  以上有关颜色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孔雀鱼的发色和改良原理,进而更好地
达到“做鱼”、“改鱼”的目的。例如,红尾礼服配黄尾礼服的子代中可能出现橘色尾
的个体,尾鳍蓝中带绿的天空蓝礼服有可能曾用黄尾礼服改良等等。但是,仅仅知
道这些还是不够,我们还需要对孔雀鱼的主要变异类型和其基因型做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行。

基因品系研究 (怎样繁殖兰草尾)

怎样繁殖兰草尾 

草尾繁殖的基本公式:

1、兰草(Bb)×兰草(Bb)=兰草(Bb)50%+红草(BB)25%+兰化体(bb)25%
2、兰草(Bb)×红草(BB)=兰草(Bb)50%+红草(BB)50%
3、兰草(Bb)×兰化体(bb)=兰草(Bb)50%+兰化体(bb)50%
4、红草(BB)×兰化体(bb)=兰草(Bb)100%
5、兰化体(bb)×兰化体(bb)=兰化体(bb)100%


       从这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出最多的兰草尾,那么只要按照第四个公式,用红草配兰化体就ok,子代全部是兰草,但是兰化体的纹路和喷点看不出来表现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搞。另外要说明的是,草尾的母鱼很难从外表分辨是兰草母还是红草母,大面上看兰草母鱼和红草母鱼都是蓝色的,最稳妥的分辨方式就是看子代,但如果用红草公配到红草母,恭喜你一窝红草全是你的了,要想要兰草,没有。从上边的公式很容易看出,按照公式1和公式2的方式配种,出的兰草数量是一样的。有的鱼友说如果用兰草公配兰草母会出兰草的比例更高,这个我没有心得了,欢迎知道的朋友在此讨论。
       我们现在红草的公鱼是不用的,发色看出红草就扔掉了,兰化体从10几天大的时候就开始挑,发现一个消灭一个。只选兰草公鱼当种鱼,母鱼主要看表现,没有刻意挑兰草母鱼和红草母鱼,感觉一直还不错。

      很多鱼友和我交流,想出更多的兰草尾,并经常有朋友问我兰草出鱼的比例,其实满难回答,要说出兰草的数量,基本从上边的公式已经知道大概,但要考虑纹路、喷点、菱形斑、体态等方面,根据自己的挑鱼标准不同,能让自己看上眼留下的鱼就不容易确定了。

      还有很多人说草尾不好养,这个不好养不是说草尾比别的鱼娇贵,容易生病,很爱死鱼,而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淘汰的比例相对其他品种来说比较高。其实我们一直在玩草尾,目标是兰草尾,总的感觉,只要有不错的种鱼,对于出鱼来说还是不错的,其实其他纹路系,包括一些单色系的孔雀鱼来说,如果标准高一些,能达到标准的鱼也不是很高。所以喜欢草尾,特别是兰草尾的朋友,不要灰心,喜欢,你玩就好了。

      以上的观点不见得对,希望大家参考看看,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共同进步是我的心愿。谢谢!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鱼鱼种维持方法)

孔雀鱼鱼种维持方法

鱼种維持有2個目的: 

1。愛好家不希望自己建立的鱼种滅絕,和為了追求自己的「孔雀魚的美」。 

2。將孔雀魚的魅力與文化流傳給後世的愛好家。 

RRE德系黃尾禮服 
現在台灣小賣店店頭裡,可以看到許多日系孔雀魚的F1,或從漁場量產的孔雀魚中選出的個體,但是非常少看到能符合「系統維持」條件的個體。台灣從日本及歐洲等地,進口為數繁多的孔雀魚已經數年,筆者認為台灣的孔雀魚愛好家,應該有能力把自己完成「系統維持」的孔雀魚擺在小賣店的店頭,與國外進口的孔雀魚一較長短的時刻了。 

做系統維持時,首先必須理解維持品種的「基本表現形」與「遺傳基因型」。筆者受千奇水族所託,為中文版的孔雀魚專書執筆。此書籍將針對主要品系的「遺傳基因型」與「系統維持的交配法」將會進行深入的解說。 

二,系統維持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1.理解該品種的基本形。 

2.理解該品種的遺傳基因型。 

3.要作出理想(目的)的表現形,必須在生後1個月內分公母。 

4.確保處女母魚作為交配之用。 

目前台灣孔雀魚愛好家對各魚齡的體格標準似乎有誤解,除了東南亞孔雀魚之外,在台灣尚未從國外引進孔雀魚前,似乎都是以消耗觀賞型的量產孔雀魚為主。這些漁場的孔雀魚從需要目的與經濟面來看,在飼養的過程幾乎很少篩選公母。漁場冬天的水溫降到20℃左右時,對孔雀魚的成長也有很不好的影響。 

在飼養日本國產孔雀魚時,日本的繁殖者幾乎1個月內就分公母,至2個半月到3個月後才開始交配,所以造成台灣漁場4個月的孔雀魚個體,還比不上日本國產孔雀魚2個月~2個半月的尺寸的原因之一。 

筆者記得剛開始出口孔雀魚到台灣時,實際上只有2個半月~3個月的個體,還被認為是5個月~6個月的魚,因此常常接到抱怨,雖然成長快速的個體不見得就是優良個體,但是要提昇台灣版「國產孔雀魚」的形質時,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分公母,以控制「性荷爾蒙」。 
三,系統維持的基本交配法: 
1.同胎交配 

  一般而言,同胎交配到F2~F4時會有體型變小,表現形衰退的問題。 

對策Ⅰ, 

  選擇交配用的種親時,最好選尾筒(從腹鰭到尾鰭根部)較粗的個體。 

對策Ⅱ, 

  不取F3,將F2的個體與別的系統交配。 

2.同品種不同系統交配法 

也就是讓同品種不同系統的個體交配,是同胎交配對策Ⅱ使用的方法。因為是同一品種交配,所以不管用何種組合交配,全部的F1都會有目標品種的表現,可以說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配法。 

[方法Ⅰ] 

主系的公魚或母魚 × 其他系統的公魚或母魚 

F1 F2 

[方法Ⅱ] 

主系的公魚 × 其他系統的母魚 

F1公魚 × 主系的母魚 

F1 

[方法Ⅲ] 

主系的公魚 × 其他系統的母魚 

主系的公魚 × F1母魚 

F1 

3.不同種不同系統交配法 

這個交配主要是使用多品種母魚進行交配 

A. 主系的公魚 × 其他品種的母魚 

F1公魚 F1母魚(淘汰) 

B. 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B.產出的F1公魚 B.產出的F1母魚淘汰 

C. B.產出的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聖塔瑪利亞蛇紋馬賽克XYc(sm) 


  C. 產出的F1公魚 C.產出的F1母魚淘汰 

D. C. 產出的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D. 產出的F1公魚 D.產出的F1母魚淘汰 

E. D. 產出的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F2 F3 F4 

並不是每個品種都需交配到D.E.步驟系統才能安定下來,但是有些品種特別是像德系黃尾禮服,一定要交配到步驟E.才能確保公魚尾鰭不會出現斑點的系統維持法。 

即使C.D.出現黃白尾公魚的個體,就進行同胎交配時,其子代必定會出現有雜斑的公魚個體。此外,進行德系黃尾禮服的交配時,方框中須淘汰的母魚一定要淘汰。這些應淘汰的母魚可以說是造成公魚尾鰭雜斑的根源,所以在分公母時就把母魚淘汰也可節省魚缸數。 

4.反交 

這種交配法同於同一系統時,可以說是接近同胎交配的交配法,生物學的書籍上,在做檢定交配時一定會提到的「反交法」,在此解釋較實際的使用方式。 

[親代] 公魚 × 母魚 [交配.1] 

  [ F1 ] 第一胎公魚 第一胎母魚 

第二胎公魚 第二胎母魚 

第三胎公魚 第三胎母魚 

第一胎公魚 × 第一胎母魚 [交配.2] 

[ F2 ] F2的公魚 F2的母魚 

F2的公魚 × 第三胎母魚 [交配.3] 

〔交配2〕如果是在魚齡2個半月時進行,而〔交配3〕又是在F2的公魚2個半月時交配的話,[交配3〕的第三胎母魚年齡約已經4個半月以上,可以說是可以當成種母魚齡最老的容許範圍。所以[交配1]及[交配2]如果使用2個月大的公魚時,[交配3]的第三胎母魚的年齡就會更年輕。「有些人的反交是用F1♂只有2個月大,而母魚採用魚齡已5個月以上,也可以說是生過3胎以上的母魚了,如果使用此母魚再進行反交的話,子代就是第4胎,第5胎了,如此魚齡的種母,將無法期待會生出優良的個體」。 

_系統維持的交配法有以上數種,其最佳的方法是必須要依照孔雀魚愛好家作魚的目的與品種而異,日本「國產孔雀魚」之所以高價販售,除了販賣美的價值個體之外,最大的價值是利用遺傳理論,讓下一代的表現與親代相同或者甚至更好,為了達到此標準,就必須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改良交配,如此造成日本「國產孔雀魚」高價販售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要了解孔雀魚是必須要重覆交配數代後,才能知道孔雀魚的奧妙處。孔雀魚和一般工業製品不同,不見得飼養多代和累積多年經驗後,就能把該系統維持在最好的狀態。即使是有經驗的累積,和能將孔雀魚維持在一定的水準的愛好家,如果要繼續維持高水準的狀態,是件非常高難度的事。依筆者多年作孔雀魚的心得認為,作孔雀魚達到某一程度後,作孔雀魚已經不在是經驗的多,反而是受到努力和感性的影響較大。 

這回談的孔雀魚系統維持交配法,如果孔雀魚愛好家能依照系統維持的目的與品種,能活用以上解說的系統維持的方法,筆者認為將可以稱作,最優秀的孔雀魚繁殖者。

基因品系研究 (单线维系方法)

单线维系方法

经过一番努力的搜寻终于有位德高望重的大大教导如何只用单线来维系的方法,小弟觉得很
好所以在这里跟各位分享。
《转贴》
如果按照简单维系说,一套缸配置如下:
种鱼缸:1个
F1缸:按照种母数量配置
F2缸:按照种母数量×2配置

假如种鱼的数量是5公2母,则配置具体数量为:
种缸:1个
F1缸:2个
F2缸:4个

具体用法:
种缸:1个,饲养种鱼
F1缸:2个,假如母鱼为A母,B母,则1个缸用作A母产缸,A母F1宝宝缸,A母F1亚成缸,
A母F1成鱼缸,整个饲养期间不用分缸,种母收2胎宝宝后养老就哦了。另1个缸用法跟A母相同。
F2缸:4个,A母线用法,1个鱼缸作为产缸,宝宝缸,亚成公,另1个鱼缸作为亚成母,公母在
能区分的时候就挑选隔离作为未来种鱼选择。B线用法相同。

维系原理:
1。A母B母分线培育F1,自交生产F2,F2隔离公母后,挑选优秀表现度母鱼,可能是A线母,
也可能是B线母,也可能2线都挑选,看个人喜好,但原则是要挑选母鱼尽可能的是统一表现度的
,因为这个是单线维系,不是为了扩线,在F2挑选好母鱼后(数量可以稍微多点,但最终作为种
鱼依旧是2条),进入种鱼缸,进入下个循环。
2。A线,B线都可以在F2挑选出跟原始种鱼想同表现的公鱼,原则跟母鱼一样,找统一表现度的
,不限定系。
3。理想的挑选方式是从A线或者B线挑选下次循环维系的公鱼及母鱼,这样本质上是更为纯血的
自交维系,进行连续2次的循环(4代自交),血系就灰常的纯了,稳定度很高。
4。单线自交维系的基本方法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可做2循环,也可做3,4循环,循环越多,
稳定度越高,但原则是,不能有明显退化,每次循环必须还原祖系表现,如果能提高那就更好了
,^_^,这个要看眼力+运气了。

总结:
单线维系,族主缸:1个,F1按母鱼数量配置,1缸多用途,不分缸,直接自交F1,F2代需要分
公母,而且必须分,因为要作为种鱼挑选,极限配置是母鱼数量×2,不可能少于这个了,所以
一线的维系按照2母计算就是:1+2+2×2=7,如果母鱼数量很多,假如是5条,则数量就是
:1+5+5×2=16,知道用法了,缸数自然也就知道需要多少个了,^_^。

提醒楼主:
如果按照楼主所说,3系鱼,最保守计算也是要3×7=21个缸,没这个数量就不要考虑维系的
问题了,简单养养就好了,碰运气,让上帝做决定咯,呵呵~~^_^

补充下:
无论什么鱼,只要是按照单线自交维系方案实施,如果鱼很差,循环后一定能提高品质,如果鱼
很好,在F2挑选的时候眼神够好,就一定能顺利完成维系,自交维系的精髓就是“隔代法”,相邻
2代的饲养方案不一样,隔代的饲养方案一样,就是1代自交,下1代挑选,然后再下1代自交,
再下1代挑选,为了加快繁衍速度,自交代不分缸,这样到4个月的时候至少已经收到1胎,也
可能完成2胎了,数量应该是再50条以上的子代,挑选代是品质的选择,需要分缸饲养,而且
挑选种鱼尽可能年龄大点,比如4个月或者4个半月,这样表现度更为清洗,为了保证能生,加
大挑选数量,但只选择最先生产的2条母鱼作为实际的维系母鱼,只要有2条母鱼生了,其它母
鱼就可以淘汰了,^_^。

在单线维系方案中,已经详细的介绍了,单线稳定基因的基本方法,简单而高效,只要掌握了单
线维系方法,就可以对自己手头的多线鱼进行单线维系,维系的结果要达到高统一度,就是单胎
出来的鱼表现度上要保持高度的同一性,这个时候就可以对每线鱼的表现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了。

假如经过多代多线的单线维系后,手里有了2线鱼,1线为背部优秀基因,另1线为尾部优秀基因
,这个时候要把这2个基因组合起来,看看能不能出现满意的效果,或者说做出更优秀的鱼来,
方案粗略说就是杂1下,看子代,没错,就这么简单,但这篇文章针对如何杂,如何分离,如何
判断做详细的介绍。

1。杂,要杂就一定要选择公鱼,母鱼,作为2线杂交,要挑选的基础一定是要满足一些条件,
首先,每线都要是局部高表现度的,其次,整胎率一定要高,这个是为了保证基因是稳定的,
尽可能不收到其它基因干扰,其三,一定要做正交,反交,就是A线公+B线母,及A线母+
B线公,正反交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子代来判断基因的携带方式及组合最优方案,1次正反交之后
,进入单线维系阶段,多代提纯就可以了,核心是要“正反交”,这个是杂血时候必须要注意的
,具体关于基因角度的解释就不说了,太复杂,对实际操作也没啥大影响,不知道也无所谓捏
~~,吼吼吼

2。纯,正反交完成后出现的F1应定义为正交F1及反交F1,也可定义为A母B公F1,A公B母F1,
反正要自己能看懂,并且记清楚,多数情况下,正反交的F1一定是有明显区别的,当出现F1后
,挑选自己目标表现的个体,正交,反交的都进行挑选,然后进行自交单线维系,并记录下以
后几代的基因效果及稳定性,假如目的是A背B尾,那就针对这个目标挑选,千万别出了鱼,目
标却发生了变化,本来是为了做背尾,结果出的鱼却是去挑腰身,当然了,如果真的除了其它
部位表现优秀的,也可单独提出来,另立新线维系。

本次维系的目的还是要继续的,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正反交以后,搞定出2系的改进品种,很
可能是出现了背系尾改良系及尾系的背改良系,当然最理想是出尾背最优系,不过这个可能不
大,要经过多次的尾背杂血才能真正的进行改良,无论是背系,还是尾系,一旦有了改进(背
系尾好了点,或者尾系背好了点),那原有背系及尾系就上了新的台阶,而且2线鱼的基因开
始第一次靠拢(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优化的可能性,改良后一定要做纯化的处理
,否则很容易跑丢或者跑歪,原有的没保留下来,新的又不理想,这个在做鱼过程中是经常碰
到的事情,但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思路上的问题,而不是操作上的问题。

3。思,经过上述2步的操作,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很多的,也许好了,也许坏了,也许一塌糊涂
,这个就涉及到了基因干扰的问题,大原则是不同基因++操作的成功率更高,而相同基因+
+的结果成功率就要低,比如背+尾就更容易做些,而背+背就更难些,比如厚色+薄色,结果
未必就是中间色,很可能是厚薄花色,颜色一样,但厚薄不一样,这个问题在单色系鱼里是
经常会碰到的,墨蓝就是最常见的,关灯,睡觉,2小时后开灯再看看吧,真正做到色的厚薄
完美的莫兰是灰常少见的,只不过平时发色重,厚度重,所以这个问题不明显,但问题本身
是存在的,尤其是打过兰礼,蓝草等基因的莫兰,平时看不出来,等到表现度最弱的时候,
这些问题都会保露出来,所以在完成一次杂后,分析是必须要做的,详细做好杂血记录,并
进行分析,分析组合方式及结果的因果关系,只有这些问题都清楚了,将来手里的鱼怎么用
,出什么效果,自然也就驾轻就熟了,要怎么做就怎么做,目标明确,方法清楚,结果自然
诞生,这个时候就可以说你对你自己手里的鱼真的是了如指掌了,吼吼吼~~~

杂血的维系方案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希望给鱼油们一些灵感吧,^_^。

基因品系研究 (谈谈三种优秀公鱼的利用)

谈谈三种优秀公鱼的利用

谈谈三种优秀公鱼的利用
公鱼按照体型公为三类:
1线公---就是身材细小的公鱼。
   这种鱼成熟早寿命短3.5个月就能使用了,7个月就算是小老头鱼了要学会合理使用。
2中公---就是中体型的公鱼(也叫"万能公")。
   这种公鱼4.5到5个月成熟能多利用个些时间,配个三四窝鱼就没多大不利用价值了。
3大公---就是大体型的公鱼。
   这种公鱼使用时间最长,成熟也相对晚些6-7个月吧,能配5-6窝鱼是没啥问题,缺点是
配种困难度大,性能力高的大公不好找。

线公对处女母鱼的作用。
处女母鱼到了4个月以上就会有初次发情,但是这种母鱼比较活泼好动,泻殖孔较小,还有
处女膜得阻隔,所以初次配种很不容易!需要用"线公"或者"万能公"的帮忙也叫"开苞",看
自家公鱼的情况而定用什么公鱼来开苞。我觉得最好用,品质好点的线公,因为线公的性能
力强,性交接器也细小,游泳速度也快,是最好的开苞工具鱼。品质好的线公繁殖的后代也
会出好鱼,所以各养高鳍的名家都会保留好的线公自己利用,可以说好线公是一宝,玩家轻
易不会卖的。卵胎生的鱼,母鱼具有储精囊,公鱼受精后,即使没有公鱼也会少量的生产后代
,所以在处女母鱼受孕后,得下过三窝才能把"前夫"的后代下干净,但是在下完头窝鱼后,
就不要再用线公了,就改用中公或大公,为了繁殖更好的后代。

用什么公配什么母?也是很有学头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到家的本事。这才是育出好鱼
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优秀的亲鱼,那来优秀的子代?这是很正确很正确的硬道理。种公鱼种
母鱼的选择要精,鳍型,头型,身型,嘴型,眼睛及颜色等都要过关,才有机会出来优秀的
后代,尽量找优点最多的鱼来培养强化种性,这也就是把表现好的基因选择到一起培养下一代。

优秀种公鱼的利用:
公鱼的挑选是用重要的一个环节,种公不在多而是在精,家有要是有一条好公鱼,就看你会不
会合理利用它了,能不能把它的优秀基因继承下来,这才能育出好鱼的关键。好公鱼要和好
母鱼开"单间"的,最好是一夫多妻制,7--10天娶1到2房"姨太太",让它多播种多留后,娶的
"姨太太"越多也就越有机会找到和它配型好的母鱼,繁殖出优秀的后代。再从同父异母的兄妹
中选育出好的公母鱼,再交配稳定基因。注意要让种公鱼合理的休息,一般接受完配种任务
就要休息几天,好好饲养不要被"姨太太"们"掏空"了!如果公鱼和某个"姨太太"感情不合,
就要及时更换,要符合它的"心意",人找小姐还要挑呢!
" 单间"也是种公鱼的"战场和领地",种公一但入住,最好不要再换缸,以便它能更出色的
完成使命,公鱼也好色最好时常给它点"刺激",要是不好好做活,就给它换换"姨太太"给
它点兴趣,第一个"姨太太"和它呆上五天,再加第二个进来,到了第三个进就把第一个
"姨太太"捞出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公鱼见到新"姨太太"也会很好的工作。
要是公鱼还是不好好工作的话,可以用燕尾骡子公加入进来,刺激它的"醋意"让它的和
"姨太太"顺利"圆房"。选择爱追鱼的小个公燕尾公就行,它们由于生殖器官太长不能完成交配,
是很理想是"试情公鱼"以前在红日里有人想用剪了小公鱼的小弟弟的办法充当,大公鱼的
"老师"我想不如用燕尾公鱼把,毕竟很便宜,很省事,用起来也比较安全。
" 姨太太"要是被换新的"姨太太"换走,要是还"不甘寂寞"可以用其他的种公鱼,再和它在一
起陪陪它,不要担心它会不会受第二公鱼的影响,毕竟是"物竟天择"嘛!看谁的运气好把。
通常母鱼在产后的3-15日内中,就会完成受孕。好的玩家都很心细的,他们会记录产仔日期的
,合理的挑选种用公母鱼和使用公母鱼。

以上是本人对育种方面的研究,今天献给广大热爱高鳍的鱼友,有不足之处大家多多指教,
加以补充,互相促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鱼,是我们的愿望也是玩鱼的乐趣!

基因品系研究 (基因与做鱼的点滴谈)

基因与做鱼的点滴谈(一)

    渐进式基因培育,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通过自然的基因突变后,挑选目标表现的鱼作为种鱼
继续繁殖,不停进行这样的操作,经过多代挑选后,完成品系的培育,培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
新型的稳定的基因,这个方法是建立新品系孔雀鱼的最根本方案,但这个方案需要强大的器材支
持,数量必须保证,基因突变毕竟是以庞大的数量为基础的,只有建立了足够的群体,才有可能
更多出现突变情况,所以这个方法并不适合个人玩家使用。
    导入式基因培育,这个方案是最长被使用的方法,就是找到表现度好的鱼,然后培养下代,通
过多线进行长期基因延续,这里会涉及到几个问题,
    第一,优良表现度的长期延续,因为基因存在隐性显性的区别,所以并不是你的优良表现度种
鱼(单亲)的后代就一定是优良表现度,当表现为隐性基因的时候,后代就有可能出现全部子代表
现都根亲代有极大差异,这个时候通过子代自交后找回原有表现基因,例如:大背基因种鱼(公)
+普通背(母),子代全部表现为普通背,这个时候只用通过子代自交后,在下代就会出现大背基
因表现的鱼了。
    第二,实际出产的数量比例根要改良基因个数(鱼的表现点,如背,尾,色。。。)及单个基因
的隐性显性及单个基因受控的基因数量(如燕尾为双基因控制)及表现基因的基因表达段落数量(
人类的白化病由是少6个段落可以导致患病,白子由至少2个区间的基因段落都能控制,而且都是
隐性,1个段落控制便是白子,2个段落控制可出品超白)。原则上需要导入的基因越多,出产的
比例就越小,而且导入方法不当,很可能会导致多个基因衰退最终导致基因丢失。安全的基因导入
是单个基因单个导入,培养稳定表现种群后再进行基因再次导入,通过多代单基因导入完成基因改良。
    第三,正确识别基因,鱼的任何表现都可以与基因挂钩,但有些是遗传的有些是不遗传的,比如
,BB整胎畸形,出现脊柱方面不挺拔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搞清楚问题出现的环节了,温度,营养
,身产,外界伤害。。。。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如果鱼的种群数量足够强大,不需要考虑,这些
鱼都可直接淘汰,但数量并不大的时候这类鱼该如何处理就是很多鱼友比较头痛的问题了,丢了可惜
,不丢怕越跑越差,个人经验大致如下:整胎患病类型直接淘汰,整胎畸形跑F1,在F1再次出现全部
畸形淘汰母鱼,选外线母跑F2,畸形依旧出现,全部淘汰,F1不出现畸形,跑F2,F2出现畸全部
淘汰,不出现畸形可保留,完成基因判断,这个周期需要2代来测试。
    基因方面的问题大原则是明白的做,不明白的不做,不要妄想随机组合培养出新品种孔雀,这个
想法是很危险的,结果往往是新配戏没出来,远品系跑虾米了,到时候后悔莫及。一个品系的培养
都是长期的工作,制定目标,制定方案,长期进行,找相关品系的饲养玩家交流经验,交换基因,
制定自己的基因库,为长期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个是重中之重.


基因与做鱼的点滴谈(二)

品系饲养的时候无非2个主要目的:
1。培养更优秀表现度的基因
2。培养体格更健壮的基因
    假设某一基因的表现为显性A,那么只有做到了公鱼,母鱼的这个基因都是AA AA,那后代的表现
就会一直维持到AA的状态,有人说,既然是显性基因那Aa AA不是也可以吗,后代也都是表现的啊,
是的,但后代的后代呢?留给鱼友自己计算下,^_^。这样说来,显性基因的提纯反倒是不如
隐性基因提纯更容易,因为隐性基因只有是aa时候才能表现,所以只要挑选亲鱼是aa aa那后代就
一定是aa了,但让了,这里要提到一个问题就是相同表现的不同基因控制,比如白子+白子=白子+
普通体,这个说明什么问题?白子基因是隐性的,这点可以肯定,但出现这个情况只能说明白子基因
不是一对基因控制,aa可以控制白子,bb也可以控制白子,假如是aa公+bb母,会是什么情况呢?
问题复杂了,要看aa公携带的是BB、Bb、bb的哪一种了,如果不巧,是BB,而bb母携带的又是 AA,
恭喜你,白子+白子=全部普通体,这个情况一定会发生,但多数情况下可能携带的是aaBb+Aabb这样的
,后代就会出现aa白子+bb白子,这样的白子多代反复繁殖始终会出现普通体的问题,只有当
亲鱼都是aa或者bb的时候,才完成了提纯。
    说到这里,就要分开奖表现度的问题和健康的问题了,通常情况下,稳定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不稳定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假设某一基因是aa,某此的变异后,产生了Aa基因,这个基因能存活
下去的可能是多少呢?作为生存的可能,一个是表现度方面,Aa的表现度是否更具备魅力被异性喜爱,
如果不是,那Aa能产生后代的可能性就便小,最后消失,而当Aa的表现度方面确实优于aa,更收到
异形的喜爱,那Aa的后代就会变多,随着每一代的繁衍,数量会成为主控,产生了 Aa,并且具有优势
,那后代就会有AA,比较AA和Aa,如果AA更受欢迎,那最终的结果就一定是AA成为最终基因,
Aa,aa基因消失。这个前提是AA Aa aa的基因在吸引异性的时候有好坏差异的时候,同理,aa基因
是健康基因,变异成Aa后,更加的强壮,那在恶劣的环境中,Aa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就更大,结果
就是基因向AA转变。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了,基因的变化都是根据外部条件逐步积累并最终完成锁定。
    接着再说维系中多代自交的效果了,可以说每次的下一代基因都会有变化,一个爸爸妈妈的孩子的
孩子的孩子,合缸群养,多代后,个体的基因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表现在显性基因类型中
的Aa型,多个这样类型的基因组合后会形成AA BB CC DD EE FF GG基因型和aa bb cc dd ee ff gg型,
一旦举例中的这2种在体基因上表现出明显差异的时候(表现基因相同)就会代来问题,相同表现度,
到底哪个身体更为强壮呢?挑选亲鱼如果刚好挑选到了体质较弱的一对,那后代再逐步积累,最终会
再某代崩溃,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使表现度相同,也不要盲目的就挑选2-3对种鱼(为了
控制数量,孔雀的繁殖能力实在是惊人,所以不会挑选更多种鱼),最好是单线扩容后,分线饲养
是较好的选择,分线可以自己增加设备饲养,也可以基因外送,把表现度优良的基因交流给尽可能多
的人,这样的目的就是让优良的表现基因通过巨大的数量来不停的延续,即使自己手里挑选的体基因
出现了问题,也可以通过基因回流找回基因。
    制造恶劣的生存环境是找到优良个体的好办法,但代价是巨大的,加入具备了足够数量的一线鱼,
通过饥饿,降温,升温,缺氧,病菌导入等等环节,把体基因上有缺陷的鱼淘汰掉(很残忍,但大自
然是这么干的),经过一阵折腾后,可以保证的一点是,能抵抗过越多的折腾,对抗病性就越好,
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常听闻某某鱼友冬季18度饲养孔雀,而且还是高密度,但个个精神
抖擞,这个绝对不是传说,有目的的长期提纯,这样的个体的确是可以做到的。恶劣条件是要循序渐进
的改变的,比如低温饲养情况,今年一年冬季用了28度,明年就用27度,后年用26度,逐年进行改良
,最终保留下来的就是更耐低温的基因了。体基因的改良跟表现度是一样的,要通过多代改良,一项改良
目标在某一代实施一次(起码要保证有成活个体,不能为了改良就无目的的折磨鱼),这样改良后,
最先淘汰掉的是双弱势基因携带的个体(aa),其次淘汰的是单弱势基因个体(Aa),什么时候
清洗掉了a全部都是AA的时候就完成了改良,单改良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都是AA了,也会发生突变
,变成Aa,最终产生了aa个体。
    平时饲养的时候有一个平衡点,低于平衡点,养不活,高于平衡点越养越娇气,而改良体基因的过
程就是逐步降低平衡点的过程,平衡点越低,成活就更容易,也就是体基因更加优良,而就表现度来说,
就是严格挑选表现度高的鱼是一个道理,表现度是通过认为观测后挑选的,逐步积累优良表现度的基因,
而体基因是通过降低饲养标准来积累优良体基因的。
    打算长期饲养孔雀的鱼友要重视这2点,缺1不可,只最求表现度而不进行体基因改良,可以在你的
手里养的很好,但到了别人手里就很难养,或者只能在很小的群体种流通,这样带来的恶果就是,当这
些很小的群体不玩鱼的时候,这线优良表现的鱼就面临灭种的危险了,还有就是尽可能多的把优良基因
向外传播,通过大幅度增加数量来保证基因的常时间延续的可能。
上一篇:“一线鱼”与基因的讨论

基因品系研究 (孔雀魚中英對照)

孔雀魚中英對照

ALBINO    白子
ALBINO-WHITE    白化白子
YELLOW    黃色
YELLOW TAIL    黃尾
YELLOW TUXEDO    黃尾禮服
YELLOW GLASS    黃草尾
VIENNA EMERLD    維也納綠寶石
ENDLERS     安德拉斯
OLD FASHION    古老品系
KINGCOBRA    蛇王
GALAXY    銀河
GUPPY     孔雀魚
GLASS     草尾
GREEN    綠色
CREAM    奶油色
CORAL    珊瑚
COBRA    蛇紋
BLOND     黃化
SANTAMARIA    聖塔瑪莉亞
JADEITE    翡翠
SILVER    銀
JAPAN BLUE    日本藍
JAPAN BLUE GLASS    日本藍草尾
SCHIMMELPPENNIG    希梅爾培尼赫
SINGAPORE    新加坡
SKY BLUE    天空藍
SUPER WHITE    超白
SWALLOW    燕尾
SWORD    劍尾
SOLID    單色
TIGER,GOLD,BRONZE    虎紋,虎斑
TUXEDO    禮服
DOUBLESWORD TAIL    雙劍尾
TAIL    尾巴
DELTA    三角尾
GERMAN    德國、德系
TOP SWORD TAIL    頂劍尾
NEON    霓虹
NEON TUXEDO    霓虹禮服
LYRE    琴尾
PURPLE    紫色
PICTA-94    匹克特94
PINGU    粉紅
FANTAIL    扇尾
PLATINUM    白金
BLOCK     黑色
BLOCK TAIL    黑尾
FLEMINGO    佛朗明哥
BLUE    藍色、藍化
BLUETAIL    藍尾
BLUE GLASS    藍草尾
BLUE MOSIC    藍馬賽克
BLUEDIAMOND    藍鑽石
FULLMETAL    全金屬
BRONZE    黃化(在德國指虎紋)
WHITE    白色、白化
BOTTOM SWORD    底劍
MATERIAL    馬特利
MICARIF    米卡利夫
METAL    金屬
MEDUSA     美杜莎
MOSAIC    馬賽克
MOSAIC TUXEDO    馬賽克禮服
MOSCOW BLUE    莫斯科藍
REAL RED EYE ALBINO    真紅眼白子
RIBBON    緞帶
LACE    蕾絲
RED    紅色
RED TAIL    紅尾
RED TUXEDO    紅尾禮服
REAL RED EYE ALBINO    真紅眼白子
RIBBON    緞帶
LACE    蕾絲
RED    紅色
RED TAIL    紅尾
RED TUXEDO    紅尾禮服
RED GLASS    紅草尾
LEOPARD    豹紋

基因品系研究 [白子基因研究]白子 + 白子 = 白子???

[白子基因研究]白子 + 白子 = 白子??? 

常看到有一些玩家的白子孔雀魚,做配對後居然會生出正常體(野生色)的小魚,
對此就會有魚友開始懷疑是不是母魚"討客兄"...
雖然可能真的是母魚"爬牆",但仔細想想,我們會不會冤枉好"魚"呢??
要介紹';非討客兄"而生出正常體的原因之前我們因該先來了解一下"白子"是如何行成的...
白子可以分為三型:分別是:OCA 1、OCA 2、及未分類型。
簡介:
(1)眼睛皮膚白化症第一型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type 1, OCA 1):又稱作
「酪胺酸酵素陰性之眼睛皮膚白化症」:此型白化症的基因目前已確知是位於十
一號染色體長臂(11q14~q21)。
(2)眼睛皮膚白化症第二型(OCA2):又稱作「酪胺酸酵素陽性之眼睛皮膚白化症」
:此型白化症的基因是位在十五號染色體長臂上的P基因(P gene)。
  第一型的白子行成的原因是因為位於十一號染色體長臂(11q14~q21)的Gene出
現突變,使tyrosinase無法生成而使得黑色素(melanin)無法生成(OCA 1)。
  第二型的白子是因為十五號染色體長臂上的P基因(P gene)產生片段脫落,雖然
Gene會生成tyrosinase,但是還是無法生成黑色素(melanin),在病症上比第一型
的白子較輕微(OCA 2)。
  由以上的簡介,我們大可推斷出我們平時所講的RRE白子是屬於第一型的白子
(OCA 1),而酒紅眼比較接近於第二型(OCA 2)的白子。
以下我就只以第一型的白子(OCA 1)進行討論。
---------------------------------------------------------------------------------
  在一些文獻的研究中,雖然TYR(tyrosin)定位於11q14~q21的Gene上,但是至少有七種
不同的類型,
也就是說這七個Gene片段,只要有產生突變,就有可能會造成白子。
若把這個理論帶到孔雀魚身上,
以下是我做的假設配對:
假設孔雀魚身上有兩段(或以上)的Gene在控制TYR的生成,分別是:AA、BB
不管是哪一段Gene都必須是要隱性Gene才會產生白子:aa、bb。
假設有兩隻不同胎的白子,一隻白子帶aaBB的Gene(以●表示)、另一白子帶AAbb
的Gene(以○表示)
若●aaBB + ○AAbb = ◎AbBb(100%)<--野生色
  這就可以說明為何兩隻都是白子的魚為何會生出正常體的魚仔了。
若兩隻白子是不同胎的話,就有機會會生出野生色的小魚,
但是會不會有可能兩隻不同胎的白子生下來的還是100%的白子呢??
答案因該是肯定的!!
因為雖然不同胎的白子變異的Gene也有可能是相同的,Gene常會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若今天控制白子的兩段Gene:AA、BB。其中有一段比較會發生變異。
也就是說常看見的白子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兩種其中一個,所以會拿到不同胎,
帶是有相同Gene表現的也不是不可能。
以下來對白子生出的野生色來做配對比較:
------------------------------------------------------------------
第一組:
親代●aaBB + ○AAbb = ◎AbBb(100%)<--野生色
                                   (Gene)   (百分比%)   (註)
F1:◎AbBb + ◎AaBb =  AA BB     6.25 %
                                         Bb     12.5  %        *
                                         bb      6.25 %        ※
                                    Aa BB     12.5  %        *
                                         Bb     25.0  %        *
                                         bb     12.5  %        ※
                                    aa BB      6.25 %        ※
                                         Bb     12.5  %        ※
                                         bb      6.25 %        ※
F2:* =帶有白子Gene(50%)。  ※=白子(43.75%)。
------------------------------------------------------------------
第二組:
若是白子和野生色做配對:
親代●aaBB + AABB = AaBB(100%)
                                 (Gene)     (百分比%)     (註)
F1:  AaBB + AaBB =     AA BB          25 %
                                   Aa  BB          50 %            *
                                   aa  BB          25 %           ※
F2:* =帶有白子Gene(50%)。  ※=白子(25%)。
------------------------------------------------------------------
  由以上我們可以得知,在不同胎Gene變異的白子的F1做自交可以得到43.73%的
白子,一下子比白子配野生色的白子高出約一倍左右。
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雖然白子產量增多了,但是Gene也混和了!!
若再拿第一組的F2白子做自交,會發現有可能再生出野生色的魚仔,雖然F1的白子產量增多,
但是後代把顯性的Gene洗掉還要再一段時間。
  若以後出現白子打白子卻出現黑眼小魚,先不要冤枉母魚"爬牆",要先確定這兩隻魚是不是同胎,
若他們是同胎的話,就要往上游的Gene尋找,
前面也有介紹,不同胎白子所打出來的魚仔到F3都還有可能出現黑眼睛的魚仔,
所以同胎白子還是會生出野生色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這要繼續做純化動作的。

目前我就先介紹到這裡,這篇資料為了要幫大家做簡單的介紹,
所以才假設控制孔雀魚白子的Gene有兩段,實際上還沒有確定到底有幾段,
這就要等有心的大大為大家做Gene的分析了。
但是人類確定是至少有七種分類型是可以肯定的,
所以我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孔雀魚的白子Gene至少有兩段以上在控制,
所以會發生白子+白子≠白子的情形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